每種信仰都有一個熱情值,它代表宗教及世俗領主在信徒眼中的正當程度。該數值隨著時間緩慢上升,但更多受領袖美德或原罪的影響。有美德的神職人員能提高宗教熱情,反之,有原罪的(尤其是宗教領袖)會對信仰嚴重不利。〔被抓現行的教宗)
高度熱情的信仰能讓更多的信徒來守護它,更容易抵抗傳教,而世俗或宗教的統治者都可以發動戰爭。但由於本質上仍然是擴張的一種藉口,所以任何宗教形式的戰爭都會降低宗教熱情。反之,在這樣的戰爭中失去土地的信仰,熱情度會有所上升(代表信徒在困境中的抗爭)。
熱情度降低時,信徒將難以抵抗傳教,更容易接受改宗的要求,而異端爆發的風險也將明顯提高。
統治者可能會放棄現有的信仰並成為異端。如果附近已經有某種異端信仰,他們會自動轉化成那一種,否則就會成為新的異端頭目,通常是同一宗教下的另一種信仰。
統治者成為異端之後,會試圖勸說周圍的原信仰統治者也加入該異端,成功率與熱情度有關。異端往往會在某個區域內大規模集群式爆發。
羅拉德派
異端爆發時,沒有人願意做中間派,導致原信仰和異端的熱情度都大幅上升,進而可能會導致宗教戰爭。
與前作的宗教權威相比,CK3的熱情度更容易發生增減,即便是最強勢的信仰也可能會出現脆弱的時候。
不同信仰對待異教的態度是不同的,可分為四個等級——正當、迷途、敵對和邪惡。
自己的信仰永遠是正當的。在少數情況下,一些信仰也視某些其他特定信仰為正當,並免除所有懲罰。
迷途代表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信仰,例如天主教和東正教的關係,它會有少量的好感度懲罰。
敵對代表大多數異端以及明顯不同的信仰,會大幅降低好感度,並能發動宗教戰爭。但仍然可以進行通婚或結盟。
邪惡代表絕不容忍的異教,降低大量好感度,經常發生宗教戰爭,統治者幾乎不會接受通婚或結盟。
下面來具體介紹教義。首先天主教、東正教、科普特教及使徒教會都有「合一運動」教義,使它們各自之間並不敵對,僅僅是迷途。
類似地,伊斯蘭教也有相似的教義,例如遜尼派內部各支之間並不敵對。
而諾斯底信仰更加寬容,他們視任何其他諾斯底信仰為正當。這允許不同信仰甚至不同宗教之間形成同盟,共同對抗外敵。
摩尼教有諾斯底原則
而一些其他的原則也可以改變與其他宗教之間的看法。
融合其他宗教,不再視為邪惡但仍然敵對
以下是一些額外的教義或原則: